在進入台七線復興鄉路段不久,過了東安橋可以看到一處往東指引的路標,標示著基國派教堂,當然這座教堂是我們旅途中不可或缺的景點之一。

6.jpg 

 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 

沿著指標進入後為桃114縣道,可見三民村大大的意象(圖一),三民村為復興鄉最近大溪的村莊,以漢人為主,雖說如此入口的意象仍是以原住民人像設計;而「基國派」部落則又名「讀法阿」(Tuba)(註一),基國派教堂係一座古老教堂,興建於1963年年底,由村民自溪中挑選石頭堆砌而成,原為茅草屋頂,後因新建教堂完成後廢棄,屋頂也坍塌,後因文化局關注於2003年改建,重新修建為木製屋頂,並成立「讀法阿文史工作室」。

 

1.jpg

圖一:三民村意象

 

基國派教堂外有竹門(圖二),但上方標誌已經掉落,一旁文化館的招牌(圖三)也一樣已經破損,不知是否仍有人維護,走過不算長的步道(圖四),終於來到基國派老教堂(圖五~圖七),很可惜不如其他遊記的筆者幸運,目前似乎並未開放,門也緊緊鎖著,無法一窺究竟,可惜啊!只好在外圍走走,發現一旁的解說牌(圖八)似乎也將毀壞,難道又走入廢棄的輪迴中了嗎?不得而知。

 

2.jpg

圖二:基國派教堂竹門

 

3.jpg

圖三:基國派文化館招牌

 

4.jpg

圖四:基國派教堂前步道

 

5.jpg

圖五:基國派老教堂

 

6.jpg

圖六:基國派老教堂

 

7.jpg

圖七:基國派老教堂

 

8.jpg

圖八:基國派老教堂解說牌

 

跟老教堂告別後,沿著台七線繼續前行,很快地就可以見到「角板山」的標示,這裡與台七線大部分的山景有所不同,反而像是個熱鬧的鄉鎮,可惜這兒仍沒有7-11便利商店,所以T & R的微笑台灣319鄉鎮章仍沒有復興鄉的腳印。

前往角板山行館,最吸引人的不是行館本身,而是「戰備隧道」(圖九),即使當過兵也沒有機會走啊!戰備隧道內非常的寬敞明亮,應該是已經整理過,但那厚實的水泥牆及防彈鋼門,足可見到當時動盪不安時期,國家元首的安危多麼受人矚目。

 

9.jpg

圖九:戰備隧道

 

進入角板山行館後(圖十),似乎大部分空間仍未對外開放,開放部分很明顯也非當年擺設,因此我們很快地就被外面的景色吸引,而步出行館,到外邊的環湖步道走走!

 

10.jpg

圖十:角板山行館

 

這天天公作美陽光普照,環湖步道充滿了遊客,因為這邊盛開了許多我們的國花「梅花」(圖十一~圖十三)。

 

12.jpg

圖十一:梅花梅花滿天下

 

11.jpg

圖十二:梅花梅花滿天下

 

13.jpg

圖十三:梅花梅花滿天下

 

角板山行館原護衛宿舍現已整修成展場,並且長期展出角板山樟腦文化特展,不過同樣的也已經不復當年擺設,簡單逛過後隨即離去。

行館附近還有一處「思親亭」(圖十四),據說是因為 蔣公過世後經國先生常停駐於此,並發表「梅臺思親」之文,後來因此將此亭命名為「思親亭」,而這兒風景非常優美,可遠眺溪口台及溪口吊橋(圖十五~圖十六)。

 

14.jpg

圖十四:思親亭

 

15.jpg

圖十五:溪口台

 

16.jpg

圖十六:溪口吊橋

 

離開了角板山行館,在北出口處有一座更古老的建築「專賣局角板山收納詰所」(圖十七),是1899年總督府設置的28處收納所之一,也是唯一仍保存的收納所,目前已被桃園縣訂為歷史建築,並用在外搭設雨棚避免風雨催殘,唯一的裝設改變就是在中架設一條木棧道,供遊客參觀用。收納所內仍保留部分陳設(圖十八),並且有收納所設計圖(圖十九)及模型(圖二十),可以清楚見到這棟建物整體樣貌,超過一百年以上的風采,實在是難得,比起時常因為民粹抗爭而保留的產物,我反倒認為這才是真的值得當作文化遺產的產物阿!

 

17.jpg

圖十七:專賣局角板山收納詰所

 

18.jpg

圖十八:收納所陳設

 

19.jpg

圖十九:收納所設計圖

 

20.jpg

圖二十:收納所模型

 

時間也不早了,該是踏上回程的道路了,再見!歷史!

 

註一:「讀法阿」為泰雅族語,意旨魚藤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T&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