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上映的「魔球」(Money Ball),一直是棒球界喜歡拿出來當做教材的電影。今年的中華職棒棒球影展播映此片,也再度產生迴響,球員皆拿電影與現實的台灣職棒環境比較。不過目前各隊與當時奧克蘭運動家隊的情況有所差異,加上台灣與美國職棒整體環境大不相同,魔球選才方式恐怕不太適用於中華職棒。

undefined

(圖片來源:UDN、歐新社)

 

在魔球電影中,奧克蘭運動家隊擁有龐大的球探團,不過在流失許多好手後的補強會議中,這批球探團沒有太多提議,甚至有被貶低的涵義。總經理比恩(Billy Beane)採用助理布蘭德(Peter Brand)的數據,提出一批可能被低估球員的補強計畫,這批球員不只被球探團看不起,甚至開季後也不被總教練所用。比恩為了要讓其中的哈特柏格(Scott Hatteberg)上場,甚至不惜交易走可能成為明星球員的潘尼亞(Carlos Peña),最後球隊拿下20連勝,也拿下分區冠軍。(註:現實生活中該位數據分析助理名為Paul DePodesta)

不過電影只有說明如何在限有預算中,選出最省錢又好用的球員,沒有說的是,當年投、打最主要的球員都是陣中原有球員。打擊方面有塔哈達(Miguel Tejada)和查維茲(Eric Chávez),當年都正值顛峰並繳出不錯的成績,用他們的打點能力,搭配電影中強調的「上壘率」,才能拿下更多的分數,而不是留下殘壘。更重要的是哈森(Tim Hudson)、齊托(Barry Zito)及穆德(Mark Mulder)三位主力先發投手,合計出賽99場貢獻57勝。

而上述這幾位選手,除塔哈達是以自由契約加入外,其餘四人都是運動家隊的選秀的球員,五人都是球團從加盟一路培養到顛峰。美國職棒選秀會,即使是第一輪入選,也並非人人可以成為大聯盟的要角,更別說哈森第六輪才入選,這呼應前述球探的重要性外,也告訴我們培養球員的重要性。

中華職棒的部分,完整的球探部門是球團該學習的環節,不過兩個聯盟球隊數及球員數相差數倍以上,業餘比賽也沒有那麼多,洋將名額也有限,人數上不需要如此龐大。球探職務也不應該是一個坑,找一位退役球員即可,「專業性」及「延續性」是台灣球團最該思考的部分,更重要還需要取得領隊及教練團的信任,避免選秀會只能陪襯。

台灣目前處於球員供過於求的狀況,加上旅外返國潮,每年選秀會都有5至10位以上即戰力球員,代表每隊每年至少可以進補1位以上可以立即登上一軍的球員,戰力缺口都可以很快補齊。即使球團預算有限,都還是不怕沒有球員,第30順位入選在美國是第1輪,但是在台灣會是第8輪,他只會拿到後段班的待遇,但為了加入職棒圓夢,許多球員終究還是會簽下這份合約。

再者非全能的球員在供過於求的情況下,必然也會成為犧牲品,像哈特柏格這種球員,在台灣恐怕會類似鄭乃文這樣,最終默默離開職棒。而且中職已經要求野手不是只要打擊好就可以,守備及速度都會被列入考量,甚至長相都成為報導的焦點。缺乏上述一項的球員,除非有不可取代的火力,不然即使是張泰山,曾經如此風光的球員,沒有守備及速度後,即使他的打擊能力仍優於許多年輕球員,依然是被中職屏除在外。最現實的是,中華職棒球隊太少,卻又開放高中生加入選秀,球員年齡持續下降,年輕化一直是球團政策,並不會為了32歲才轉換守備位置的球員,而交易走一位24歲未來可能是明星的球員。

過去中華職棒歷史上,雖然曾有過2010年兄弟象隊因簽賭案失去大部分主力球員,卻靠著其他球隊棄將拿下總冠軍。當時網羅了葉君璋及張正偉兩位重要球員,是最接近魔球的例子,不過當時因為簽下太多球員,似乎不是經過計算的結果,只是想補齊球員缺口。另因為賽程一週安排5場比賽,當年又可以登錄4位洋將,最終還是洋將主宰了戰況。

因此電影中「魔球」的故事在台灣很難上演,除了完整的球探制度,及總經理(或領隊)對於棒球應當有相當的了解,這兩點可以學習外,其他可能就當電影看看即可。實際上台灣要學習的,是電影沒有著墨的要有能力培養球員,每隊都戰力過剩的情況下,隨時要做好準備,即使球員跳槽離開或受傷無法出賽,要能夠有能力補上缺口。因此我們不用去期待中華職棒會有魔球軍團,厚實球隊陣容才是中職球團更應該執行的。


UDN

原文網址:

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7001/1521357


▋按下圖可以進入粉絲團哦,按個讚哦!!! ▋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魔球 中華職棒 UDN
    全站熱搜

    T&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