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旅外好手陳偉殷赴美國職棒第四年,共計拿下46勝,除了2013年手術外,其餘皆可以分擔180局以上的投球局數,皆可以拿下雙位數勝投的成績。因為陳偉殷的穩定,季末成為自由球員的他,在目前自由市場中超過5隊對他有興趣,是台灣旅美球員中最優秀的一位。

 

過去台灣有許多球員多以單一球種出名,像是王建民的伸卡球,陽建福的滑球等。陳偉殷不同的是,他沒有哪一種球路特別出名,外媒專欄作家法格斯特倫(August Fagerstrom)統計發現,他甚至各種球路的平均球速都不是特別突出,但是球速落差大,容易影響對手視覺及反應,因此搭配起來就有特別效果。

 

擅長投單一球種的投手,好處是會有一種決勝球,但容易被對手鎖定,而且若該種球路無法發揮,就很容易被打爆。陳偉殷擁有速球、滑球、變速球及曲球等四種球路,除最快154Km/hr外,平均球速分別為148、133、133及117Km/hr,約30公里的落差,加上控球穩定,成為他成功的關鍵。

 

回過頭來看中華職棒,過去較為關注球速,也確實只要超過150Km/hr的快速球,幾乎都可以讓打者出局。不過打者持續進化的情況下,已經不怕快速球,形成今年空前的打擊年。因此投手也必須有所進步,是否擁有速差這項武器就非常重要。

 

其實也有些投手,他們是曾經有過速差,但是可能不是那麼熟悉,往往不是加緊訓練,而是配球上減少甚至不投,反而少了一項武器。

 

最好的例子就是旅外歸國的羅嘉仁,羅嘉仁過去在美國職棒時期也曾有紀錄為快速球154Km/hr及曲球125Km/hr,將近30公里的速差,當時順利解決對手沒有失分。但他回到台灣後,因為他曲球投的不是很穩,因此配球上多以快速球為主,但逐漸少投的情況下,讓他只能以單調的快速球比賽,造成成績不甚理想。

 

中華職棒幾位過去表現不錯的老將如統一的潘威倫、Lamigo曾孟承等,都是控球派的投手,但今年成績都明顯下滑。可能原因為他們的球速分別為130~140Km/hr及128~138Km/hr,都僅約10公里速差,速差較小的情況下,讓打者較容易跟到球,製造出局的效果自然較差。

 

當然中華職棒也有利用速差的案例,同是旅外歸國的投手中信兄弟的陳鴻文,他分別可以投出約155Km/hr及124Km/hr的球速。他之所以在壘上有人的時後表現較好,多是因為他利用超過30公里的速差,加上控球及球威,讓他可以成功解決打者,也順利拿下救援王。

 

從上述案例來看,「速差」無論在美國職棒或中華職棒都能夠順利解決打者。因此中華職棒的投手應當學習陳偉殷,無論是潘威倫、曾孟承,還是旅外歸國的羅嘉仁,還是許多新秀,都應當重新思考自己的投球方式。捕手也應該了解這件事,勇於利用球速進行搭配,讓投手更多變化。

 

雖然中職目前對於投手的調整方式,多為調整姿勢及出手點,比較少會讓投手學習新球路。但現在的中華職棒的進步,投手群是應該多多學習曲球或變速球這種較慢球路,。畢竟會快速球的投手太多,會慢速球的少,所以中職投手的課題,必須不但追求「快」,更要學會投的「慢」,才能夠克敵制勝。

 


 

UDN

原文網址:

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7001/1351193

 


 

▋按下圖可以進入粉絲團哦,按個讚哦!!! ▋

arrow
arrow

    T&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